正式亮相。
投资界-解码LP获悉,昨天(10月10日),上海静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(简称:静安资本)正式揭牌成立,成立后将进一步整合国资基金业务,以“政府引导基金+直投+市场化”的模式运作,形成百亿投资矩阵。
现场,静安资本与道禾高新基金、区块链基金、复旦科创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,同时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创集团、国投先导、国投未来、国投孚腾等战略合作伙伴获得授牌。
至此,上海国资基金生态圈再添一缕活水。
静安资本正式成立
注册资本120亿
外界关心,静安资本具体怎么运作?
投资界了解到,新组建的静安资本注册资本120亿元,成立后将进一步整合国资基金业务,以“政府引导基金+直投+市场化”的模式运作,形成百亿投资矩阵,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文化创意、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合作,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培育,推动市区两级资本联动,实现“投早、投小、投硬”与“投新、投好、投强”相融合,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,发挥“基金投资+产业引导”作用,通过“战略持股+市值管理”,助推区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提升。
同时,静安资本承担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处置和融资担保功能,放大招投联动效应,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向静安区“3+3”重点产业,区块链、超高清视听、美妆健康三大产业新赛道集聚,为静安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注入全新动能,推动商业文化科技深度融合。
追溯起来,上海静安布局创投的身影活跃。2020年,静安区出资发起静安产业引导基金,设立上海静安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。截止去年12月,静安产业引导基金对外投资9支子基金,累计出资规模16亿元,通过自身出资,撬动了约24倍的资金规模,实现返投累计超过30亿元,新增税收累计超过3.5亿元。
印象深刻的还有2024年,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设立完成,静安产业引导基金积极参与了人工智能母基金出资。今年7月,达索系统与凯辉基金、静安产业引导基金合作成立了凯辉(达索)数字工业基金,是静安融入上海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落子。
时至如今,创投圈熟悉的思朗科技、斯俊慕智能科技、港迪技术、合晶硅、天兵科技、微纳星空、蓝箭科技等明星科技企业背后均有静安产业引导基金的身影。
“静安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,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、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活跃的市场环境,一直是上海国投公司重要的、坚实的合作伙伴。”静安资本揭牌现场,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袁国华提到,今年5月,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进一步深化紧密、互信、高效的合作关系。
作为战略合作伙伴,上海国投公司将与静安资本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深度合作,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培育,推动市区两级资本联动,实现“投早、投小、投硬”与“投新、投好、投强”相融合,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,发挥“基金投资+产业引导”作用。
最忙创投城市
如此一幕,也是上海密集布局创投的一缕缩影。
犹记得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总规模约890亿元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启动了新一批子基金遴选。这是自去年9月底具备投资条件以来,上海国投先导的第三次遴选GP,如此积极节奏,放眼业内并不多见。
短短10个月内,上海国投先导已快速决策36个项目,投决总金额达259.55亿元,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注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。当时的数据显示,上海国投先导累计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,实现5.3倍放大效应,领投一批链主企业,吸引一批头部管理人首次落沪。
紧接着今年9月末,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布完成扩募,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,并已实缴到位80亿元。几乎同一时间,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再宣布新一批拟参投的6只子基金。至此,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今年已宣布拟参投三批累计18只子基金,堪称眼下最活跃国资。
最新一幕是上海智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:智微资本)首期智微攀峰基金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,基金规模15亿元,将聚焦半导体、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领域。这一次,中微公司、国君创新投、上海科创集团、孚腾资本等作为智微攀峰基金出资方与智微资本进行了出资签约。
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,上海一个个产业基金浮出水面:上海徐汇人工智能青年创业基金携手红杉中国共同开展“Young Plan”计划,基金规模达20亿元,红杉中国为特邀投资顾问;总规模20亿元的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正式出炉,加速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在浦东落地转化,还有首期总规模30亿元的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、两只“500亿”基金: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、国资并购基金矩阵等等。
如此种种,背后逻辑不难理解:创投兴则产业兴,产业兴则城市强。这一轮产业变迁的大潮下,没有哪座城市甘于落后。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